找到相关内容29834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十三世达赖对“坚塞”的扶植及“坚塞”在施政过程中的作用

    澎波普布觉拉章的卡果谿卡的一家差巴户之子,因生活困难,几经逃奔来到拉萨附近的卡那林卡并当了几个月的仆从。后其主人介绍被布达拉宫南木杰札仓僧人(当时是布达拉宫管家)收为徒弟。"1904年,因英军野蛮...

    达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3484364.html
  • 当代日本佛教的特征:关于僧侣娶妻历史背景的考察

    官度而言的,指非官方认可而自行得度。当时为了建造大佛,私度僧行基被任命为僧正。行基可以说是当时私度僧的代表,但除行基之外当时还有许多私度僧存在。 后来,随着鉴真东渡日本,不仅有官度得度制度...

    蓑轮显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44884392.html
  • 奉修喜舍行愿 承担社会责任

    岁,父母双亡、父亡母嫁或父母双方残疾、重大疾病、精神疾病、服刑、弃婴等孤儿或事实孤儿”为入园对象。   入园时,由孩子的监护人申请,县级有关部门或团体推荐,在校成绩考核、体检合格者入园。   ...

    常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4884621.html
  • 佛教对推进生态文明的意义

    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,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,几代人的矢志以求,方可产生其效果;至于社会层面上改变生活方式,倡导良好生活习惯,前景似乎十分诱人,但一个民族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,并非短期的倡导宣传可见效的...和不动的两大类。能动的灵魂根据感觉器官的多少分为六种,不动的灵魂存在于地,水、风、火四大原素中,因此一切动植物和非生物体内均有灵魂存在,不能任意杀害。   [3]引自《维摩诘所说·佛国品第一》。 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5284629.html
  • 境由心造与心灵环保

    的产生,大多是与人们分别与执著的意念有关,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  ①《维摩诘所说?佛国品》,《大正藏》卷一四,第538页中、下。   ② 同上,第538页下。   ...

    李万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1184661.html
  • 生死“认命”与生死智慧

    释家“原无生死”的智慧。《心经》全称《般若波罗蜜多心》,仅260个字,为《大品般若经》600卷的总纲,有七个译本,最好的文本是由唐三藏玄奘法师所译,其云:   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...

    郑晓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2384687.html
  • 年龙父母《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(三)

    正如《涅槃》中说的:我现在不住世,未来以文字的相状住世。所以对文字要生起真实的恭敬,见到了经函,也要生起真佛一样的信心。   平素行为当中,比如到了一个寺庙,看到了佛像,或者看到画的佛像时说,佛像...

    年龙上师

    佛子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0285684704.html
  • 净宗法要--憨山大师著

    ,更见稳密,佛为韦提希,说十六妙观,故得一生取办。今观经现在,任自志愿,于十六观中,随取一观,或单观佛,及菩萨妙相,或观净土境界,如弥陀说,莲花宝地等,随意观想。若观想分明,则二六时中,现前如在净土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52485014.html
  • 黄金珠绳上的摩尼宝——历代多智钦仁波切事迹简介

    圆满了常人需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背训练,极其超凡。他们有时一起将树木如绳索般打结,有时一起在虚空中站立坐卧,这样的神变难以计数。在他们身边,奇迹也显得寻常。   多智钦·仁增嘉利多杰是大智慧与大神通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585108.html
  • 社会和谐与宗教承担

    太平》中就不仅提出了“太平”概念,宣称“太者大也,平者正也”,而且还提出了“承负说”,断言:“承者为前,负者为后。……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。”[8]道教的“承负说”在各宗教的“神正论”中是颇具特色...偶像”,而最后两条戒律则被视为一条。   [8] 王明:《太平合校》,北京:中华书局,1960年,第148、70页。   [9] 同上,第22页。   [10] 卢梭:《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...

    段德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040885334.html